均衡
1、局部均衡
2、一般均衡
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1、帕累托最优状态
2、帕累托改进
3、构造埃奇沃思盒状图
4、交换的契约线及其方程
5、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和条件
第二节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及其一般均衡分析
一、构造埃奇沃思盒状图
二、生产契约线及其方程
三、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和条件
第三节 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及其一般均衡分析
一、从生产契约线到生产可能性曲线
二、构造埃奇沃思盒状图
三、生产契约线及其方程
四、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和条件
第四节 完全竞争市场符合帕累托最优条件
一、 经济学解释
二、 数学证明
第八章 博弈论
第一节 博弈论和策略性行为
第二节 同时博弈:纯策略均衡
第三节 同时博弈:混合策略均衡
第四节 序贯博弈
第九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一、 垄断与低效率
1、寻租理论
2、对垄断的公共管制
3、反托拉斯法
二、 外部影响
1、外部影响及其分类
2、外部影响和资源配置失当
3、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
4、科斯定理
三、 公共物品
1、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2、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
3、公共选择理论
四、 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
1、信息的不完全性
2、信息与商品市场
3、信息与保险市场
4、信息与劳动市场
第十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部分导言
一、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1.宏观经济学概念
2.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总产出
2.就业
3.价格水平
4.国际收支和汇率
5.宏观经济政策
三、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1.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2.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 产品市场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
(2)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
(3) 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决定(AD-AS);
(4) *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决定(IS-LM-BP);
3. 国民收入决定的改变----宏观经济政策
(1) 财政政策
(2) 货币政策
(3) *通货膨胀和失业政策
(4) *对外经济政策
4.国民收入决定的动态化----经济增长理论
四、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1.宏观经济学采用总量分析的方法
2.个体经济行为分析是总体经济行为分析的基础,但很多在个体或微观成立的道理,不能因此断定在整体或宏观同样成立,否则会出现合成推理的谬误。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
一、国内生产总值
1.概念
2.含义
3.GDP指标衡量一国总产出的缺陷
4.几点说明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1.支出法
(1)定义:
(2)内容
2.收入法
(1) 定义:
(2) 内容
三、其他几个重要的国民收入概念
1、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s: NDP)
2、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NI)
3、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 PI)
4、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 PDI)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一、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1、两部门经济:
2、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二、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1、三部门经济。
2、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三、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1、四部门经济:上述三部门经济加上一个国外部门就成了四部门经济。
2、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第四节 名义GDP和实际GDP
一、名义GDP(或货币GDP)
二、实际GDP
三、GDP折算指数
是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
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第一节 从国民收入核算到宏观经济理论
一、 总产出和总支出
1、总支出
2、总产出
二、 总需求分析的前提
1、经济中存在着闲置得胜产能力。
2、价格水平不变。
3、总供给无限。
4、凯恩斯定律。
第二节 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1、消费函数
2、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
3、储蓄函数
4、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
二、两部门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
1、代数模型
2、几何推导
3、经济含义
三、三部门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
1、代数模型
2、几何推导
3、经济含义
四、四部门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
1、代数模型
2、几何推导
3、经济含义
第三节 乘数理论
一、乘数的一般含义
1、文字
1、数学公式
二、乘数的算法
1、等比例数列求和
2、几何法
3、求偏导数法
三、两部门的乘数
四、三部门的乘数
1、固定税制下的乘数
2、比例税制下的乘数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