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简介
延安大学坐落在革命圣地延安,是由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现为陕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大学、陕西省省属重点大学、陕西省高水平建设大学。
194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将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吴玉章任校长。1943年至1944年,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新文字干部学校和行政学院相继并入,其历史可以上溯到陕北公学成立之时1937年。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延安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可上溯到抗日战争时期,当时的陕北公学就开办了高级研究班,主要任务是培养师资。解放战争时期,学校设立了研究室,研究室第一批招收了87名研究生。新世纪以来,延安大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现已形成了学术学位、专业学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等多类型、较完整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同时,学校还是推荐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高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申报单位,全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单位等。目前各类在校研究生1829人。
学校现有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生物学、生态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基础医学、工商管理等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与教学论、体育教育训练学、外语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分析化学、行政管理等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教育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工程硕士、护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MPA)5个专业学位类别30个领域授予权。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10个门类。现有政治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生态学、延安学、基础医学等5个省级优势学科,延安红色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院士工作站1个;有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学校拥有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其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教学名师等省级以上人才称号的导师39人;聘请特聘教授10人,知名兼职教授近百人。多人次荣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陕西省自然科学技术奖”、“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奖”、“曾宪梓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等奖励。
学校坚持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完善各项培养和管理制度,深化招生改革,强化过程管理,提高学位授予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年来,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也日趋活跃,已与美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1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为加强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搭建了重要平台。
2016年4月22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延安大学新校区建设正式启动并顺利推进。2016年12月,学校召开了第六次党代会,颁布了“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描绘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在新的改革发展征程上,延安大学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持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为建设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