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
17.【答案】BCD。
【考点】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的根本原因。
【解析】该诗句是唐朝刘禹锡所写。原意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现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的事物。新生事物之所以是不可战胜的,这是因为: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它有了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新事物对旧事物采取“扬弃”的办法,否定旧事物中腐朽的东西,继承和发扬旧事物中合理的、积极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加进了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在社会领域中,新生事物必须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因此,该题的正确选项是BCD。判别一个事物是不是新生事物,不能以时间的先后和形式是否新奇为理由,也不能以内容的发展是否完善为根据,更不能以它表面是否强大和人数的多少为标准,所以选项A不正确。
18.【答案】ABC。
【考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解析】题干所指“歪曲”,表现在:把社会历史发展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歪曲为单一因素决定论、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歪曲为机械的单向作用;把经济作为社会的“基础”所具有的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歪曲为唯一决定作用,意识形态的作用并没有涉及,且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正确答案是ABC。
19.【答案】CD。
【考点】价值问题。
【解析】劳动和自然界都是创造社会财富使用价值的源泉。如阳光、空气、海洋等等,它们都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但都具有使用价值,故A错误。具体劳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实体,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故B错误。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交换的基础,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所以CD正确。
20.【答案】ABD。
【考点】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解析】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形态更替规律的角度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其自身不可克服的矛盾,使得其发展具有自我否定的趋势,它最终要被社会主义社会代替,即其存在具有历史暂时性;在这一过程中,资产阶级不会甘愿放弃自己对劳动人民的统治,要实现这一历史性变革,责任自然地落在了无产阶级身上,工人阶级具有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历史使命。但是无产阶级以什么样的具体方式和途径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做明确的规划。所以ABD正确,C错误。
21.【答案】ABCD。
【考点】过渡时期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
【解析】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由于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在新中国的统治已被推翻或消灭,所以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故全选。
22.【答案】ABD。
【答案】ABD。
【考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主要的途径和手段。
【解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个坚持”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三个转变”就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故答案选ABD。
23.【答案】ABD。
【考点】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和作用。
【解析】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发展基层民主,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民族素养,为进一步发展民主创造了条件;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可以为基层群众通过一些途径或选出的代表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创造了条件,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故ABD正确。C错在“直接参与”的表述上,基层群众是通过人大代表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24.【答案】ABD。
【考点】文化的重要性和作用。
【解析】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二,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故ABD入选。就我国目前的状况而言,文化产业还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所以C错误。
25.【答案】ABCD。
【考点】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解析】记忆题。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要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所以ABCD正确。
26.【答案】BC。
【考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美国、法国逼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解析】记忆题。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期,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美国、法国等西方列强趁火打劫,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844年7月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10月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虎门条约》是中英签订的,《天津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条约,故排除A、D。本题答案是BC。
27.【答案】ABC。
【考点】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
【解析】记忆题。兴办近代工业、训练新军,需要懂得西方先进技术的专业人才。为此,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堂。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30多年间,创办新式学堂30多所。按性质主要分为三种:一为翻译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主要培养翻译人才;一为工艺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专门人才;一为军事学堂,如船政学堂等,培养新式海军人才。在创办新式学堂的同时,还先后派遣赴美幼童及官费赴欧留学生200多人。故ABC正确。
28.【答案】AC。
【考点】抗日战争、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
【解析】一般说来,游击战争是个战术问题。但是,在抗日战争中,游击战争具有战略地位,是因为它主要是在外线单独作战,而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作战,是大规模的防御战,因此D项明显错误。抗日战争的发展分为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和反攻阶段。在防御阶段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是抗日作战的主要形式;到了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才成为主要的作战方式。故B项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C。
29.【答案】ABCD。
【考点】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解析】记忆题。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第一,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它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第四,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故ABCD均入选。
30.【答案】ACD。
【考点】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内涵。
【解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反映和指引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其基本内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和公平正义、服务大局以及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