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经济学考研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二级页面顶部广告图
首页 > 政治 > 正文
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答案与解析
时间:2017-07-12 10:41:56 来源:中国经济学考研网

  单项选择题:

  1.某地区进入供暖季后常常出现雾霾,而一旦出现大风天气或等到春暖花开后,雾霾就会散去或减少,从该地区较长时间的数据变化看,经过人们努力治霾,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持续走低;但在某些时段,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指数会迅速攀升,甚至“爆表”。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凸显了大气污染防治的一大特点:天帮忙很重要,但人努力才是根本。“人努力”与“天帮忙”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辩证关系的启示是

  A.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B.人类有意识的思想活动是掌握客观规律的根本前提

  C.认识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

  D.尚未认识的外在自然规律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答案】A

  【解析】大气污染防治需要“天帮忙”和“人的努力”。“天帮忙”体现了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人努力”体现的是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所以正确答案是A选项。

  2.有人认为,既然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外部世界的反映,那么人脑里的“鬼”、“神”意识就是对外在世界上鬼、神真实存在的反映。这种观念的错误在于

  A.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B.把意识看成是物质的产物

  C.认为意识是对存在的直观反映

  D.混淆了人类意识自然演化的阶段

  【答案】C

  【解析】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能动反映,既有正确的反映,也有歪曲的错误反映。鬼神观念是就是意识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歪曲反映。题干认为鬼神也是对外在的真实反映错在认为意识是直观的反映否认了能动的反映。

  3.某企业投资汽车生产,生产一辆汽车所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为15万元,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为5万元,假定市场的平均利润率为10%,那么,在自由竞争条件下,该汽车的生产价格是

  A.20万元

  B.20.5万元

  C.21.5万元

  D.22万元

  【答案】D

  【解析】生产价格=预付资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平均利润。不变资本就是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15万元,可变资本就是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为5万元。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预付资本=10%,得出平均利润为2万元。因为生产价格=20+2=22万元。

  4.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不断演进和变化的。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是

  A.私人资本所有制

  B.法人资本所有制

  C.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

  D.垄断资本私人所有制

  【答案】B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法人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其性质是一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仍体现着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所以,选项B正确。

  5.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是

  A.国营经济

  B.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C.合作社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答案】C

  【解析】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主导)、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三种主要的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其中两种过渡性质的经济成分是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向国营经济的过渡形式的经济;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所以,选项C正确。

  6.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决策,其根本目的是

  A.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B.提高供给质量满足需要

  C.深化价格、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基础性改革

  D.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答案】B

  【解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供给质量满足需要,使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所以,选项B正确。

  7.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统敌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我国发展新征确定的治国理政新方略。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的是

  A.全面从严治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答案】D

  【解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重大战略目标,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就举措,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全面深化改革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机活力、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根本保证。所以,选项D正确。

  8.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大量农民转向非农产业,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象日益普遍,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截至2016年6月,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已超过30%,流转土地4.6亿亩。当前,为解决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人不再种地、种地的人又没有相应权利这一突出问题,我国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作出的重大制度创新是

  A.实行农村耕地保护制度

  B.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

  C.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答案】B

  【解析】从题干我们得知强调的是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实行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是深化农村改革方面作出的重大制度创新,有利于促进土地经营权在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因此正确答案为B。

  9.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集中表现在

  A.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

  B.设立完全由外国人直接控制和统治的租界

  C.外国资本在中国近代工业中争夺垄断地位

  D.竞相租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

  【答案】D

  【解析】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1898年至1899年,各国开始竞相租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从而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项。

  10.第一次世界发现,德国战败,1918年12月,陈独秀在《每周评论》中说,大战结果是“公理战胜强权”,并把美国总统威尔逊称作是“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然而,陈独秀在1919年5月4日出版的《每周评论》中的一篇文章又写道:“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导致陈独秀的认识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

  A.中国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B.日本对德宣战,出兵山东

  C.苏俄宣布废除从前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美国不愿放弃在华种种特权

  【答案】A

  【解析】1919年上半年召开的巴黎“和平会议”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军队和巡警,撤销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取消“二十一”条等,遭到拒绝。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是中国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也是陈独秀认识发生的直接原因。因而正确答案是A选项

经济类院校库

服务中心